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
  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、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已于2002年4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20次会议通过。现予公布,自2002年4月17日起施行。
 
  2002年4月10日
 
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、
 
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
  (2002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20次会议通过) 
  法释〔2002〕9号
 
  为依法惩治非法生产、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犯罪活动,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,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: 
  第一条 伪造、变造、买卖或者盗窃、抢夺武装部队车辆行驶证、车辆驾驶证、车辆监理印章,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根据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,以伪造、变造、买卖武装部队证件、印章或者盗窃、抢夺武装部队证件、印章罪定罪处罚: 
  (一)伪造、变造、买卖或者盗窃、抢夺武装部队车辆监理印章的; 
  (二)伪造、变造、买卖或者盗窃、抢夺武装部队车辆行驶证、车辆驾驶证三本以上的。 
 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属于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“情节严重”: 
  (一)伪造、变造、买卖或者盗窃、抢夺武装部队车辆监理印章三枚以上的; 
  (二)伪造、变造、买卖或者盗窃、抢夺武装部队车辆行驶证、车辆驾驶证十本以上的; 
  (三)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。 
  第二条 非法生产、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,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属于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“情节严重”: 
  (一)非法生产、买卖武装部队军以上领导机关专用车辆号牌的; 
  (二)非法生产、买卖武装部队其他车辆号牌三副以上的; 
  (三)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。 
  伪造、变造武装部队车辆号牌或者买卖伪造、变造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,情节严重的,依照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。 
  第三条 使用伪造、变造、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,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的车辆购置税、车辆使用税等税款,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,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,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。 
  使用伪造、变造、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,骗免养路费、通行费等各种规费,数额较大的,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。 
  第四条 冒充军人使用伪造、变造、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,造成恶劣影响的,依照刑法第三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。 
  第五条 单位犯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之罪的,依照本解释第二条的规定执行。
 
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