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网首页 » 文章中心 » 法规速递 » 律师法类 » 法律法规 |
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办法 |
【发布单位】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 (第41号)
《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办法》已经一九九六年九月十六日司法部部务会议通过,现予发布施行。 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制度,规范律师执业机构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》,制定本办法。
第二条 律师事务所是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》和本办法设立的律师执业机构。 第三条 国家鼓励律师事务所向高层次、规模化发展。 第四条 律师事务所经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以上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后成立。
第五条 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具备以下条件: 第六条 律师事务所的名称必须符合司法部《律师事务所名称管理办法》的规定。 第七条 律师事务所的发起人必须是能够专职从事律师业务的律师;发起人必须有三年以上的执业经历,并在申请之日前三年的执业活动中未受过停止执业以上的行政处罚。
第八条 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,应当提交下列材料:
第九条 律师事务所章程应当包括以下内容:
第十条 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,应当向律师事务所住所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提交申请材料。住所地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15日内初查完毕,并逐级上报至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司法厅(局)。 第十一条 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司法厅(局)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和审查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。对于符合条件的,做出准予登记的决定;对于不符合条件的,做出不予登记的决定,并书面通知申请人。 第十二条 申请人对不予登记的决定不服的,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司法部申请复议。
第十三条 律师事务所办理开业登记时,应当填写《律师事务所登记表》。
第十四条 办理开业登记后,登记机关应向律师事务所颁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,并在报刊上予以公告。 第十五条 律师事务所凭据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刻制公章、开立银行帐户、办理税务登记。 第十六条 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不得伪造、涂改、出借、抵押和转让。 第十七条 律师事务所变更名称、章程、住所、律师事务所负责人、合伙人时,应当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。
第十八条 律师事务所因解散或因其它原因终止业务活动时,应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。 第十九条 律师事务所领取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后,六个月内未开展业务活动或停止业务活动满一年的,视为终止,原登记机关可以予以注销。 第二十条 律师事务所被注销后,登记机关应当收回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、公章以及所属律师的执业证书。
第二十一条 登记机关的每年对所登记的律师事务所进行年检。
第二十二条 律师事务所年检的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一日至五月三十一日。
第二十三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向住所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提交以下年检材料:
第二十四条 律师事务所年度执业情况报告应当全面、客观地反映上年度律师事务所登记事项的变更、业务活动、执业纪律、财务管理等情况。
第二十五条 律师事务所住所地司法行政机关收到年检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,并将年检材料和签署的意见,报送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司法厅(局)。
第二十六条 律师事务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可以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警告、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执业证书的处罚: 第二十七条 律师事务所因机构分立、人员变动等原因导致该所已不符合设立条件的,应当予以注销。 第二十八条 律师事务所逾期不参加年检的,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司法厅(局)可以注销该律师事务所。 第二十九条 因受停业整顿的处罚未参加年检的律师事务所,可以恢复执业后30日内申请补办年检手续。 第三十条 登记机关应在年检截止之日起30日内,将通过年检的律师事务所在报刊上公告。
第三十一条 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由司法部统一制作。 第三十二条 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司法厅(局)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。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。1994年5月26日司法部颁布的《律师事务所审批登记管理办法》同时废止。 |
时间:2008-04-22 17:10:02 点击数:0 |
上一篇: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(失效)
下一篇: 律师事务所分所登记管理办法
|
【打印】【关闭】 |